欢迎访问深圳市科迪技工学校官方网站!
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关于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字体: 】   【时间:2015/6/5】  【作者:admin】  【关 闭】  【打 印
    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塑造时期,在追求自我的同时,往往忽视责任感,形成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畸形人格,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其问题的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首要任务。只有具有责任感的人,才能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责任感就是对分内应做之事的自我感觉,也就是自我感到应该承担起某种职责,还包括对应做之事未能做好,自觉意识到该承担过失。责任感强的人,就能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克服懒惰、力争完美,对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对他人充满善意和理解,对社会讲究奉献。而责任感差或缺乏责任感的人,则会对工作和事业无所用心、得过且过,对他人和社会充满挑剔。
    以说教为主的教育,在受教育者看来,却都是“你教我这样,你要我这样”,而不是“我应该这样”,这就是没有把形成好的品德、展示好的自我形象看作是对自己的要求、应尽的义务。结果,教育的作用不能持久、深入,往往事过境迁、收效不大。假如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对其进行德育主体培养,则效果大不一样。而这一切都必须归结到对中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上来,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强烈的责任感,这样,德育工作才能是真正有实效的,取得持久的、稳定的效果。
对中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明确责任,进行家庭责任感的教育
    学校的学生来自各个家庭。首先,他们是家庭的一员,在家庭中家里的成人在承担了供养家庭的义务,相当一些家庭,家长稍有懈怠,就可能导至家庭生活和贫困。父母千辛万苦支撑整个家庭,而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理解父母的苦衷,来到学校不思进取,有的甚至不受管束,由于自己的过失行为,导至一些严重后果,还要家长承担经济方面的责任,不少青少年义气用事,出了问题,又不敢承认,怕负责,事实上,也承担不起那些责任,有的巧立名目,在家长面前骗钱物,胡乱花用,还有的把父母的血压汗钱拿上出走,造成家庭、学校的焦虑、担忧。为此,学校和家庭联手教育是极为必要的,作为学校应引导家长明确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些成功的家庭,多采用明确责任的办法,教育家庭成员(包括上学的孩子),给每个家庭成员都分担任务。比如,父母应做些什么,成年儿女,应做此什么,未成年儿女应做些做些什么,孩子到学校去,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达到一个什么程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必要的时间内进行汇报总结,使学生从小形成牢固的家庭观念,养成为家庭尽义务的良好品质,把为家庭分忧解愁作为一种充满幸福感受的自觉行为。
    二、参与管理,进行角色换位式的责任感教育
    人们都说“理解万岁”。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只有学生的理解才是德育成功的关键。采取“参与式的,角色换位式的”教育模式,是获得学生理解,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重要举措。
    在学校、在班级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老师、班干部对班级工作提出要求后,有的同学却想:“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明明是自己没作好影响了班级体,他却在心里嘀咕:“这是我的事,你管得着吗?”完全把自己游离与集体之外,似乎他与集体毫无关系。假如这样学生带着这样的心理走向社会,他肯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社会成员。因此,班级、学校每开展一项活动,都应给每一个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让他们感觉到参与其中。对于这些任务和要求不能太低,低了,不需努力就能达到则不能发挥教育作用;当然也不能太高,高了,即使努力也达不到则会产生失败感,达不到培养责任感的目的。不仅集体活动如此,日常生活中,也应设法让每一个成员参与,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某些学校的班级采用班干部轮换制,在定期考核的前提下,给每一个学生创造管理班级体的机会,这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借鉴。
    三、身心感受,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人的根本属性在于社会性。脱离社会的个人,谈不上发展。社会作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只有在各社会成员的团结协作之下才能稳定、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分工中处于不同角色的各行业的关系只有协调发展;工农业发展以及商业流通才能正常运行,否则,粮食再多,产品再多,也卖不出去,商品再丰富,社会购买力低下,最终各个方面都可能得过且过到正常健康的发展,且不要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要强调社会保障、社会协调能力,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都有自己应尽的义务。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组织中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进行参观访问,或进行某些社会实践以及公益性的活动,使青少年身心有所感触,在他们世界观形成的初期,就形成自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对中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在现代素质的工求下,在改革开放价值观念激烈冲突的今天,更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的责任感的培养关系重大。只有把通过德育途径形成的各种正确的观念内化为一种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使青少年的言行建立在自身的道德评价基础上,这才是我们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内核。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08-2015 www.szkedijx.com All Right Reaserved. 深圳市科迪技工学校 拥有所有版权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锦龙大道北10号 电话:0755-84513399 QQ:1341189544
 
QQ在线咨询
招生联系电话
0755-84513399
张老师手机
13421315557
< a href=' '>web聊天
< a href='http://en.live800.com'>live chat